这可是京城商会啊,能进入其中的,必定是大商贾。
沈鸿业究竟怎么在短短三年就进入其中,还当上副会长的?
“六元药酒的购买门槛极高,想要买一坛,需提前验资验背景,再加之琉璃窗已进入京城各大宅院,沈鸿业在商界可谓异军突起。”
苏锦咋舌:“所以他是靠着药酒知道那些官员的资产,还是通过商会知道那些官员的资产?”
“都有。”
沈逾白道:“在官场极难得到的消息,在商界轻而易举便能得到。”
在沈鸿业进入京城以前,就有药酒被当成贵礼送入京城。
琉璃酒坛,还是京中从未见过的毫无杂质的透明琉璃,便是酒再差,光琉璃酒坛已足够让贵人们趋之若鹜,何况那酒的口感醇厚,回味无穷,称呼为仙酿也不为过。
不少达官显贵派人出京去买。
下人们去了方知这六元药酒门槛实在高,那些官员家的倒还好些,只用报上自家大人的名讳官职,就可买上一坛。
难的是那些官员的亲眷族人。
他们虽没官身,可平日里什么好东西得不到,如今竟买不到一坛酒,怎的也不能甘心。
于是自报家门,家中产业等尽数抖出,族中叔伯官职如何。
不仅要自报家门,还需自证自己所言非虚。
如此困难重重方才买到一坛六元药酒,必要在朋友面前得意一番。
其他人不甘示弱,也照本宣科。
沈鸿业为了维持药酒的格调,每日限定只卖一百坛,还要将售卖何人尽数记录在册。
一百坛瞧着多,分派到整个大越就是一坛难求,也因此,六元药酒被捧得越发高。
待他入了京城,六元药酒加上六元酒,还有在别处买不到的琉璃窗,沈鸿业的名字迅速传遍整个京城商贾之家。
自是有人想对他动手,在得知他背后站着的是崔阁老,那些以权相逼的戏码再未上演。
既无法打压,就拉拢。
京城商会为表明诚意,给了个副会长的虚衔。
能有如此好的积攒人脉的机会,沈鸿业当然不会拒绝,当即就加入了。
进入商会方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