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户部左侍郎,掌大明银行,现在又南下清丈田亩,清查人口,推行新政,可能忙得过来?”
毕自严闻言,心里咯噔一声,同时面色也是一变。
朱由检一看就知道对方是误会了,开口解释道:“朕没有要找人替代你的意思。”
“行了,卿去署理公务吧。”
毕自严也是松了口气,正欲告辞离开,忽的想起什么又对朱由检道:“陛下,臣这里还有件事,想请陛下示下。”
“说。”
“山东兖州府知府朱统鉓,想要以兖州府赋税为抵押,向大明银行借贷十万银元。”
“银行从未接受过地方府衙,亦或是朝廷衙署的借贷,臣有些拿不定主意,请陛下示下。”
朱由检听到朱统鉓这个名字,也是一愣,旋即神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朱统鉓他们这批人,刚去山东没几年吧?这么快就做到了一府之尊?”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毕自严拱手道:“陛下,这是吏部和山东布政使的事儿,臣也不是很清楚。”
朱由检也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问道:“他借贷十万银元是想作甚?”
“据朱知府所说,他是想用这笔银元,疏通境内的沂水、浚河等河道,一是可以沿河建立一些工坊,二来也可以通过沂水连通淮安府、扬州府等地。”
朱由检对朱统鉓的想法很是赞同。
兖州府的东部沂州地区,是连接南直隶和山东、登莱的交通要冲。
如果能够打通河道的话,不仅可以加强两地联系,还可以促进兖州的经济发展,进而和登莱一起,辐射山东西部。
“毕卿,这种事他们为什么不让朝廷拨款?”
朱由检有些奇怪。
毕自严身为户部侍郎,对这件事儿的前因后果,自然很是清楚。
“陛下,山东和登莱两地联名奏请拨付钱粮,修建道路一事就已经引得许多人不满。”
“如果再拨款为其境内疏通河道,不说户部能不能支应,就是其他地方府衙,恐怕也会不满朝廷偏颇。”
“所以,户部在接到山东布政使司递上来的预算后,就将之驳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