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吃饱了,先回去了,您孙女这几天一直不让我省心,我回去看看。”
“大伯,三叔,走了。”
苏宇起身了,苏瑾紧随其后,同样跟几个长辈打了个招呼,苏大勇也不愿意多待,同样起身告辞。
苏胜自然也陪着,然后一帮人,一会功夫走了一大半。
“呵呵,莹莹这丫头是调皮了一些,大哥你还没见过莹莹吧?是苏宇的闺女,可调皮了,改天带你见见。”
苏父没话找话,苏宇三叔也紧随其后,跟着打岔,说起了这几个小辈。
“三弟,大勇这孩子,比苏宇还大一岁,该考虑成个家了。”
这是苏父说的,作为二哥,他不得不提一嘴。
一提这事,三叔立马皱起眉头,他也不是不想儿子成婚,早就到年纪了。
可这小子说如果他上大学,一去就是几年,留下人家在家里,他过意不去,还不如上学时找个对象,志同道合,一起努力。
“嗯,二哥说的对我回头再说说他吧,这大学啥时候恢复,还没准呢。”
他们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而大伯脸色并不好看,一张脸都阴沉了下去。
因为他的计划全部落空了,接下来想进入养殖场,就需要找老支书了,非正式工可以,但正式工名额有限。
村里不会轻易松口,除非苏宇作为大股东开口,否则多一个名额,就多一个人分润利润,别看村集体办的工厂工资并不高,但那是在家门口啊。
谁都想在家门口,又把钱赚了,还把工分赚了,一举多得啊。
或许有人说,既然村集体给工分了,那为何还要给正式员工发钱?分红不行吗?
这是苏宇提议的,发工资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跟工分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是前三年的规定,村里会不会沿用这一方案,还不知道,但十之八九不会有太大变化。
顶多把工资降低一些,否则相差太大,只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苏宇离开后,几个兄弟都跟着离开了大伯家。
“你们怎么跟着出来了?没在吃会?”
“算了,再吃下去我怕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