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以仁,复礼敬天。后着书立言,讲学收徒,弟子三千,贤者七二,得天地认可,乃辟儒道。
三圣之道,重礼重德,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待人以仁。修六经,定六艺,着圣训,使后继之人有法可修,有道可循,方有儒道今日之盛。
集气运,斩九妖,除六怪,封三魔,灭其复辟之妄,自此九州大地再无大妖巨魔,守人族之兴,此皆三圣之功也……
朱子随随便便就讲了半个多时辰,虽然讲的很细,但却不生动,甚至有些死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大才子在旁边都睡着了,没办法,上课就困,下课就醒,到点就饿,吃饱就睡,这是李羿在大学时期养成的“好习惯”。
在他看来,朱子那哪是在讲圣人之道啊,那分明就是在唱催眠曲。台下的卢瑜都看不下去了,随手捡起一颗小石子扔了过去,这才把李羿打醒。
而李大才子睁开眼睛,环顾四周,看到卢瑜在瞪自己,一脸蒙圈,正好比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一人一个懵逼果,懵逼还得找同伙。
卢瑜一顿比划,李羿这才反应过来此时正在台上辩论,非常不合时宜的抻了个懒腰,嘀咕道:“我都睡一觉了,怎么还没讲完啊。”
此时朱子正在讲三圣之道,讲他如何着书立说,集气运,以君子六艺立命,他听到动静,回过头看向李羿。后者是一脸的尴尬,就像是上课接话被老师盯着一样。
朱子不悦道:“李乐府可是有什么不同见解?”
李羿抬头看了看天,然后说道:“朱夫子讲了这么久,想来也累了吧,不妨休息一会儿,听晚辈说说。”台下传来阵阵声讨、指责、甚至有谩骂的话语。
李羿不以为然地来到朱子旁边行礼道:“朱夫子,说好的辩论,您却在这讲个没完,确实说不过去了,之前讲的初圣仓颉距今太过久远,所以您所讲的是真是假也无从考证。
至于二圣,为了补全天道意识,早早归天,并没有留下太多传说故事,所以也就没什么好讲的了。
倒是三圣,确实留下了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不过这里面有许多都是后人为了美化圣人而刻意编造的,就连朱夫子您都受了这些编造故事的影响。
其实这些圣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