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令是走后门来的,虽然他的琴技确实不错,但创作能力有限,萧永明也知道他没那个真本事,所以才让他找李羿请教。
只不过眼下有这么多人看着,国鸣也不能跌这个份啊,只能强撑着脸面说道:“懂是懂了,可这玄而又玄的感觉,在下着实没法落于笔端写出章程来啊,还是请李乐府再点播一二吧!”
李羿早已经看破一切,笑道:“这乐府革新呢,在李某看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就是广纳民乐入府,集百家之长,以求韵律积累。
第二,将各种乐谱进行分类,分为宫乐、民乐和教乐,宫乐又分为宴乐与礼乐;民乐再分流行、摇滚、民谣、民族等等;教乐那就只能按儒释道的教派来划分了。
第三,研制新式乐器,增加乐曲种类。
我说的这么清楚,想来国乐府应该知道如何落笔了吧?”
国鸣看向带来的几个帮手,他们纷纷点头回应,他这才安心,向李羿行礼道:“多谢李乐府赐教,国某知道如何写了。只不过待这章程写完,还要劳烦李乐府帮忙掌掌眼!”李羿点了点头,国鸣道谢之后,带着乐府官员离去。
送走了南梁乐府官员,李羿对祖皓行礼道:“不知祖中正来寻李某何事?”
祖皓向李羿介绍着身旁的同僚,他说道:“李乐府,这位也是钦天监的中正,姓陈名冲字天文。说实话上次李乐府展示的星斗天象太过离奇,让人一时间难以接受。
回去之后,我与诸多同僚都论证过,众人虽然不信李乐府之言,但又找不出破绽。陈中正乃是天象大家,还擅制作天体仪,我带他来就是想再与李乐府推演一番。除此之外,陛下还命我二人与李乐府一起测算国运。”
这个问题可就严重了,推演天象在古代是算学范畴,但测算国运那可就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了。不论是哪位帝王每年都会让钦天监测算国运,这可是制定国策的重要环节,帝王相当重视。而现在南梁钦天监的两位中正要与李羿一起测算国运,这就相当于让李羿参与梁国政事,把国运交到了李羿手上!
拓跋礼和卢瑜并不知道萧永明给李羿看传国玉玺的事,自然无法理解萧永明为何要这么做,他们二人脸上都挂满了震惊。而萧永明这么做,可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对李羿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