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取名合元观。
有过惨痛教训的黄唯举总结失败经验,把合元观经营的很好,玩了一手漂亮的黑吃黑,表面上就是一座以降妖除魔为己任的道观,但实际上却用捉来的妖鬼恶灵修炼噬魂诀。后来随着弟子人数和修为的增加和妖鬼恶灵的减少,控制不住对力量渴求的合元观弟子大量出游,四处找寻能够用于修行的灵魂,这就是野茅山的前身。
但时间一长,黄唯举对弟子的约束自然也就小了,当有人违反禁令对凡尘俗世中灵魂强大的人出手时,合元观和黄唯举的暴露那就是迟早的事了,最终他本人被投入熔灵炉落了一个神魂俱灭的下场。而且这次地宗清理门户更为坚决,合元观中所有修练过噬魂诀的弟子全部处死,遣散了那些尚未沾染邪法的人,焚毁合元观,野茅山就此消失。
然而在秦末乱世,有修士自称黄唯举后人,此人便是黄炉仙,他在黄唯举茅山北坡隐居的山洞里找到了噬魂诀的残本,修练过后灵力大涨,从此开启了追寻先人的旅程。黄炉仙四处找寻黄唯举及合元观弟子的踪迹,毕竟合元观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气的,还真让他找到了几位合元观的后人。
虽然找到的都是那些未曾练过噬魂诀的弟子后人,但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黄炉仙从蛛丝马迹之中得出结论,黄唯举在混元观期间就练成了噬魂诀还自创了许多法术,为了得到这些法术以及完整的噬魂诀,他再次上路追寻混元观的踪迹。
因为地宗先后遣散了混元观和合元观的弟子,这些被除名的弟子不敢明目张胆地开宗立派,但却偷偷将自己所修的法术传给了后人,导致了地宗法术流传到了民间,而这些继承先人术法的散修就是后来真正的野茅山。
黄炉仙在寻找这些野茅山期间掌握了更多法术,这使得他产生了重建合元观的想法。但这些野茅山无论是修为还是品行都是良莠不齐,再加上地宗清理门户的警示,他们不愿意与黄炉仙一起重建合元观,只想各自为政,所以野茅山就有了南茅、北茅、家茅、真修、法诀等诸多分支。
这些人虽然不愿重建合元观,但却在黄炉仙的串联下再次活跃起来,野茅山就此在南朝地域死灰复燃。地宗也知道此事,只不过这些野茅山成不了什么大事,更何况还有许多散修的宵小之徒也打着野茅山的名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