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便可以将西山寺从这私奔的事情中摘出来。
那天夜里,正远向正觉交代完,带着度明和另外两名信得过的武僧前往上京城相府。公孙义长女是北魏皇后,自己更是官拜中书令左丞相,封广义侯,可以说是四大家族中权位最高之人,但是公孙家之所以在四大家族中排名最末,原因有二,其一公孙家都是文官,未有子弟在军中任职。
其二便是公孙义的嫡长子公孙洪,本想着内乱之时在沙场建功,为公孙家在军中打开局面,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丧命于内乱之中,这导致公孙家族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更有后辈内斗的危机。若不是宣文帝出手护持,公孙家险些要跌出四大家族的行列。
这公孙义头发半白,形象也并不伟岸,有点枯瘦老者的样子,身着棕色锦袍,腰间佩戴着一块木制佛牌,上面是一尊如来坐像,背面刻着经文。
正远见到公孙义之后,直接行跪拜大礼道:“公孙施主,贫僧特来向您请罪。”
公孙义也是一惊,要知道眼前下跪的可是佛门超凡境的高手,公孙家世代礼佛,对正远大师更是再熟悉不过。
可这一上来就行此大礼,定然是出了大事,他急忙伸手扶起正远问道:“正远大师,出了何事,竟然劳烦您亲自登门?”
正远哭丧个脸说道:“阿弥陀佛,贫僧教徒无方,竟然养了一个孽畜,对不起公孙施主多年来的信任,所以贫僧特来请罪。”
“教徒无方?正远大师,到底出了何事啊?你与老夫讲明白啊。”
正远唉叹一声道:“唉!是贫僧那孽徒济云,动了凡心,竟然带着公孙小姐私奔去了,贫僧也是刚刚得知,便急忙赶来请罪。
公孙施主放心,贫僧已经派人去追,待贫僧向公孙施主告罪之后,也会亲自去寻那孽徒,贫僧保证,一定给公孙施主一个说法,若是那孽畜已行不轨,贫僧必然亲手将他打杀,提着他的头颅再来向施主您请罪!”
公孙义后退数步,直接跌坐在椅子上,他早已年过半百,身边只剩一女一子,嫡长子公孙洪已死,嫡长女身在皇宫再难相见,除了次女公孙婵,就剩下一个才十二岁庶子,而且天资平庸,并非能够执掌公孙一族的人选。
听到这个消息让公孙义急火攻心,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