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靠山,刚刚亲政的皇帝自然成了他们依附的最佳选择。
开国勋贵和鲜卑旧部已然合流,他们都是改革的反对者;而借改革东风兴起的四大家族和寒门新锐作为改革的受益者自然围绕在皇帝周围。在北魏朝堂上,四大家族,开国勋贵,鲜卑旧部以及寒门新锐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上演。但四股势力的关系很微妙,权力的蛋糕就这么大,你吃的多,我自然吃的少,所以四大家族与寒门新锐之间常有摩擦,同样开国勋贵和鲜卑旧部亦是如此。
萧太后听政期间就是利用裁判员的身份稳住了朝政,拓跋俊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当裁判,但他的政治手腕还不如萧太后,所以这偏架没拉明白才会引发内乱。在平叛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四大家族自然受到了皇帝的倚重,同阵营的寒门新锐们看着眼红,也气在心里,他们若是有钱有粮有兵,肯定不会让四大家族独占鳌头!
县令杨怀看向李羿开口道:“李羿?你是何出身?又为何要为她人鸣冤?”李羿行礼道:“一介布衣,平头百姓无有出身。至于大人问我为何帮小叶子鸣冤,身为读书人,养一身浩然正气,遇事不平,怎能不明?”
杨县令审视着李羿再次发问:“此案人证物证齐全,她本人也是供认不讳,何来冤屈?”李羿用手扫过围观的百姓问道:“杨大人,现如今全青安城的人都知道小叶子有冤屈,这民心民意,难道杨大人高高在上,对此毫不知情?”
“如此说来,这些时日煽动百姓的就是你了?”“民心所向可是一人能动?若无冤屈为何民心会倾向一处?杨大人,难道没有听说过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嘛?”杨县令赞许道:“好一句公道自在人心!那我来问你,此案你又想讨个怎样的公道?”
“杨大人此言差矣,非是我李羿想讨个怎样的公道,而是这青安百姓,悠悠众口想为小叶子讨个公道。”杨县令上前一步,向围观的百姓行礼道:“哦,那我倒要问问,诸位青安城的乡亲父老,你们想为小叶子讨个怎样的公道?”
见围观的百姓没有人搭话,杨县令转向李羿问道:“李羿,百姓对此事并无想法啊。”李羿道:“杨大人,方才这么一问,难道没有以权压人的嫌疑?平民百姓怎敢与官府对峙?您这一问,何人敢答?”“你待何如?”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