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别的私塾少了一半多。
这每个月私塾的收入能有五两银子吗?
回家路上,江孜跟于晓静闲聊提出这个疑惑,于晓静晓得前俯后仰:“你还担心人家呢?傅老爷子又不靠这私塾赚钱的。”
爱八卦听过镇上许多传闻的于晓静开始给江孜解惑:“傅老爷子开了一家书斋名为博文,是镇上最大的书斋,笔墨纸砚都卖,里面的书也比旁的书斋要多些,什么四书五经、奇经八卦,医书杂文,甚至还有些什么鬼怪话本、爱情话本之类的,除了卖书,也提供借书的业务,关这个博文书斋一个月下来都不知道能赚多少个五两呢!”
“除了书斋,镇上最大的那家清风茶楼,傅家可是占股份的,这茶楼经常举办些什么诗词会之类的活动,附庸风雅的富贵人家和书生们一个个的都恨不得在活动中表现一番,如果拔得头筹,奖金有了名声也有了,那赚得也不少的。”
于晓静说得起劲,小脸儿红通通的,仿佛那挣到的钱有她的一份似的。
江孜心里全是有数了,也有了新的想法——如果江源能入得了傅家私塾,去傅家私塾帮忙做顿午饭,这不就刚好也可以给江源准备一份饭菜?她还担心江源吃不好呢。
其实也不至于吃不好,毕竟傅家私塾名声在外,也不可能在吃食上苛刻学生。
只是作为家长的总归是想得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