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话间,一名护卫前来,凑到云逍耳边说了几句。
原来是云逍之前派去调查赵德义,此时回来复命。
赵德义的那些事迹,也都是真的。
云逍让人去将赵德义叫来。
接着又问及孙传庭,海上的风险。
“国师见微知著,下官佩服!”
孙传庭先是拍了一记马屁,然后叹了一声:“海路凶险,惊心骇目啊!”
限于船只性能、通讯条件、海上航线以及导航、风浪预测,出现海难事故是常态。
当年忽必烈发兵10万,派遗4400多艘战舰,征伐国。
在途中忽遇台风巨浪,使所有战舰全部翻沉毁坏,10万大军,活着回来的仅有3人。
如今航海水平有所提高,却依然是海难不绝。
这时赵德义被带了过来。
见屋内这么多人,并且个个都是气度不凡,他吓了一跳,不由得惴惴不安,站在边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崇祯等人刚才听了赵德义的事迹,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同时心中颇为诧异,国师叫他来做什么?
“海上的风险,不可避免。”
“然而对于海商而言,海上遭遇一次海难,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甚至是倾家荡产。”
“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海外贸易的发展。”
“有没有想过,有什么法子,将海商的损失降到最低?”
云逍开始启发式教学。孙传庭想了想,摇头苦笑:“下……在下鲁钝,着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温体仁、毕自严等人思索许久,最终也都无奈地摇摇头。
对于航海,他们都是门外汉,甚至有人这辈子连大海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云逍正要继续深入引导,瞥见赵德义欲言又止,不由得心中一动,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大胆道出来。”
“小人斗胆卖弄。”
“自从小人的商船在海上出事之后,就一直在寻思,如何将损失降低最小。”
赵德义拱手道。
“小人琢磨着,商船之间可以互相结盟,把大家伙儿的货物,全部分摊来放,每船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