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农家小青梅 > 第411章 应试(2/3)
大段经义被省略掉了,是一道名副其实的截搭题。

    四书五经就那么多,国朝取士考了那么多年,题目几乎被出了个遍,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题,前人都已经写过,《文府》里几乎都是有范本的。

    有些读书人不思钻研经义、精进文章,致力于文抄公大业,一心背书,背得足够多,也能考个秀才出来。

    但这样的人,终究是让士林不耻的,所以当初申尚书会试过后会被人骂作两脚书橱,直到他殿试时,拿出了真正的本事,才让天下文人信服。

    为了杜绝这类情况,截搭题、偏题就出来了。

    在袁清看来,有些所谓的截搭题就是在强截句读,破碎经文,远孔圣之意,但也是考官们的无奈之举。

    截搭题、偏题多出现在童子试中,乡试、会试这类正考通常是不出的,当年会试时这题可是考倒了不少举人们。

    这时,又一个书吏举着考题贴板走过来,袁清顾不得细想,赶紧抬眸望去,只见上面写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袁清没有抄写,这是五经题,《易经》《春秋》《礼记》《诗经》《尚书》各一道,考生只需取本经的那一道作答即可。

    又等了一阵,举着《尚书》考题的书吏终于来了,上面写着: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袁清赶紧抄写下来。

    五经题过后,便是五言八韵诗,题目是:纸作良田。

    三道题目抄写完毕,袁清这才重新看向了第一道四书题。

    科举有三重,重八股,重首场,重首题,这一场的第一题至关重要,这一道的四书题若答得足够好,后面的五经题与帖诗只要不是特别荒唐,这县试便取定了!

    袁清不由激动,虽然时隔半年之久,但那篇文章,他大致还是记得的,特别是破题一句,晋人始则改行以从善,终以徇人而失己也。

    述而不作,中规中矩,又道尽题中之意,他当初看时便有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之感,直叹前辈才华,自己难以望其项背,还得加倍用功才是。

    他提笔正欲书写,忽又想起这题当时是与沈旌一起看的,还讨论了许久,他记得,沈旌应该也记得大概。

    同一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