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管束的淮西勋贵尚且不安分,更何况放任不管的?他们只会变本加厉……而大明百姓眼里看到的,便是当朝天子纵然臣子嚣张跋扈、肆意妄为,如此,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民心,又会慢慢失去。”
“这对殿下来说,同样是有利的。”
“无论新帝背后那个人作何选择……王爷您在此间,只有得到好处,不会得到任何坏处。”
说完,道衍和尚的面上都不由露出一抹笑意,也长舒了一口气,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润嘴。
现在,死气沉沉的棋盘上,复又出现生机了!
放下手里的茶杯。
道衍和尚透过窗口遥遥朝南方看去,语气之中略带一丝感慨之意:“那人的确是称得上厉害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令人意想不到。却也不知是看人心的本事差了些……还是太相信蓝玉这个隔了两辈儿的舅姥爷的慈爱了?其实……在最开始,应天府局面稍微稳定下来之后,他就该提防着了。”
听到道衍和尚的答案并没有和自己料想的旁逸斜出,朱棣再次不动声色地长舒了一口气,嘴角噙起一抹笑意,也深以为然地道:“太依赖淮西勋贵这一手,的确是一手臭棋,好用是很好用的,可惜反噬也大。”
顿了顿,道衍和尚道:“于王爷来说,这里面其实还有另外一重好处。”
“另外一重好处?”朱棣一时没想到,面上带着一丝好奇,饶有兴趣地疑惑道,对他是好处,他当然乐意听听。
“殿下这才刚从私宅里出来,这便忘了私宅里那位了?”道衍和尚直言道。
“父皇……”朱棣呢喃着,微微思索了片刻,而后目光一亮,面上露出一丝喜色,恍然道:“道衍师父的意思是……淮西勋贵的异动,可以倒逼父皇有所动作?”
道衍和尚淡笑着眼眸微垂:“陛下现在坐得住,有大半原因是看到现在大明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又肯定新帝背后那人并无所谓的「窃居大明江山」的歹意。”
“但淮西勋贵一旦开始不安分起来……”
“大明还能一片祥和么?”
“这世上能压得住那群淮西勋贵的,有且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陛下!除非陛下眼睁睁看着大明乱起来还能坐得住,否则他就不得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