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叶墨和世家集体答应,那这官制变革依然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
除了在史书上写一笔“大楚女帝璇,与宣盛元年变革官制,着士庶同朝”外,根本没有半点卵用。
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根据礼部统计数字得出:大楚的平民阶层,有八成以上几乎不识字。
这就是沈浪迟迟没有执行官员改制的原因,毕竟这种局面推行跟没推行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受利的依然只是世家,何必再去惹一身骚呢?
想通这点后,姜梦璇又道:“叶相所言甚是,倒是朕思虑欠妥了,
此事暂且作罢,另外有一件事,朕要和叶相商议一下,
这两年我大楚财政宽裕,国事之强一日胜过一日,
往后民间很多事物难免需要用到识字的地方,所以朕打算在民间设立识字学堂,
免费招六到十二岁的孩童少年,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入学识字,
毕竟,只有识字才能懂得王道教化,才能提高民间素养,叶相觉得如何?”
叶墨起身回道:“陛下此举无异于仁君典范,百姓会铭记陛下此举的,只是如果开设识字班,
免费招募孩童入学的话,所需费用不少,尤其是纸张书本刊印……”
姜梦璇:“这点叶相不必担心,朕先在京师设立几处试点,若是合适有效,未来再大力推广,
朕要让大楚所有国民,不再过那种目不识丁的日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昂首挺胸。”
叶墨:“老臣一定鼎力相助陛下,愿意出资四十万两白银,算是给陛下建造学堂费用。”
姜梦璇笑着没有拒绝:“那就多谢叶相了,此事还请叶相多多帮衬。”
“老臣遵旨!”
开设扫盲学堂,本就是沈浪给姜梦璇规划的一部分。
早期没有施行的原因就是楚国财政匮乏,没有多余的资源去搞这些民生教育。
如今局势不同以往了,通过殖民和对外战争获得的财富,让王朝财政宽裕许多,可以有底气开设扫盲班。
名义上是要提升百姓的精气神,实际是为日后官员变革改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