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所有细节郝淮都已经敲定了。
它只需计算和调整就行。
到第二天下午,整套设计图已全部转成工厂可用的电子图。
还顺便完成了十次检验。
这效率,比郝淮自己动手快不知道多少倍。
如果人工转换这些图纸,郝淮估计至少要一两个月。
有了这些图纸,纳米工厂那边就能正式开工了。
“二狗子,把图纸传给纳米工厂。”
“等一、二车间装完,就直接开料。”
“最快把这飞船造出来!”
再次检查一遍电子图。
确认无误后。
郝淮直接下令让二狗子上传图纸。
“上传好了。”
“所有图纸已同步到机器人系统。”
“预计53小时28分钟后开始生产。”
“预计完工时间三个月!”
二狗子接令后,迅速把图纸传给了纳米工厂的主控室。
并给出了大致的完工时间。
三个月
郝淮点点头,倒也不惊讶。
毕竟还得分配一部分机器人去完成纳米工厂的安装。
而且配套的机器人也没配齐。
按原计划,生产一艘飞船应同时配备近600个【焊工】,300个【搬运蜘蛛】,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个月左右。
不过以后肯定能更快。
现在能有这速度已经不错了。
“好吧,尽快完成生产。”
“顺便催催廖增元,加速机器人的部署。”
郝淮伸了个懒腰,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飞船的生产算是上了轨道。
有了图纸和纳米工厂,就不需要他一直盯着。
不过,离出货还有三个月。
郝淮寻思,可以再上马些新技术了。
有了人工智能,有了核聚变,也许是时候研究基因编程了。
那是人类进入宇宙的最后一把钥匙
“基因啊”
“这东西的风险不亚于人工智能”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