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领军在平原郡前线忙着各种事宜,以确保袁绍兵败北归下,要忙着平息麾下层出的暗涌与叛乱,无暇他顾之际,继而确保曹氏新得青州及黄河北畔诸地安稳,远在官渡一带的曹操同样也没有闲着。
仗是打完了。
可战后的各项处置,同样是至关重要。
被俘的袁氏文武怎样安置。
被俘的袁军将士怎样分属。
大战期间一些人的表现怎样处置。
战死将士要如何妥善解决。
……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需曹操拍板定下,而除了上述提到的种种,还有些至关重要的抉择要尽快明确。
基于这一战之下,在青州等地被己部打下来,围绕这延绵千里之遥的黄河沿岸,驻防要怎样调整与完善?
早在曹昂率部夺取临淄城,要对溃逃的袁谭、刘备形成合围之势时,曹昂就将一些想法写信禀于曹操了。
叫臧霸、张辽他们留在靠青州的河北之地,调张绣去挨着兖州的河北之地,继而形成互为犄角之势,既能确保袁绍兵锋被挡在河北之地,还能使己部在后续与袁军对峙下占据更多优势。
基于这样的趋势,曹操在解决一些事后,便有意识的调动麾下诸将各部,在西临司隶校尉部,东接青州这片广袤之地,安排了一批可靠可信的文武,或率部驻防在要冲之处,或赴任地方担任要职,以此确保曹氏在黄河沿线的根基牢靠。
跟袁绍在官渡的决战是打了,是取得了最终胜利,但曹操可从没有觉得凭借此战,就能使袁绍一蹶不振。
倘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他认识的袁绍袁本初了!!
而随着一件件事被曹操明确,本处动荡不定的前线各地,秩序也开始逐步恢复安稳,不过令人觉得奇怪的,是曹操没有急着班师回朝,哪怕有一些文武出言劝说,甚至荀彧也派人来送信,希望曹操能尽快回许主持大局。
可曹操却罕见的没有任何表态。
而当时间来到十二月初,曹操更是从官渡移驻到了鸿沟一带,这就叫更多人猜想起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猜到了什么。
“噼啪~”
篝火燃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