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城可比蓟门那里热闹地多,我差人陪你,好好地玩玩……”
“将军,卑职还要早些回去复命。”
“不用急,你们将军那里,我在回信之中会有解释。”说着,他对自己地亲兵说道:“带着这个小兄弟去找李千总,让他好生安排,若是怠慢了,可要挨鞭子的。”
“是,将军。”亲兵得命,便将李如松派遣来送信的人给带了下去。
等到二人离开之后,李成梁迫不及待展开书信,内容跟戚继光写的几乎差不多,但他的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眼神中满是自豪。
他轻轻拍了拍桌子,赞叹道:“看我这儿子,真有大将之风!信中不仅分析了局势,还给出了应对之策,颇有我当年的风范啊……”
麻锦微微一愣,凑过去看了看信的内容,笑着说道:“将门虎子,英武不凡,有如此见解,将来必成大器……”
李成梁满脸骄傲,而后,还真的重视起来了,他急令各地将领返回广宁城,安排部署……
李成梁多子,他也最欢喜这个大儿子,作战勇猛,善统兵,在他的计划中,自己在大明朝挣来一个侯爵,便心满意足,而他的大儿子,便能在继承侯爵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成为大明朝的国公,真正的光耀门第。
李成梁从来不害怕战胜,甚至没事的时候,还想着挑点事情……
………………
北京城内。
皇帝陛下下了旨意后,并未尘埃落定。
海瑞还是上奏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随后,诸多的官员纷纷上奏,恳请皇帝收回成命。
朱翊钧对于这些奏疏,全部留中不发,而,海瑞便前往乾清宫,请求觐见皇帝,皇帝不召……
这也是海瑞这么多年第一次觐见皇帝,被拒。
朱翊钧多年以来,积累的皇权威势,一旦展开,谁也抵挡不住。
朝廷也开始真正备战了。
方逢时这个兵部尚书,虽然不赞同在西北找事,可皇帝旨意下了,他也要做出妥善安排。
京师三大营六万人得到了调动……禁军三营,一万二千余人被调动出京,原留守指挥使司兵马不动……
在方逢时的建议下,朱翊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