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做,最好是安排两个,还要租用或者另盖锅灶,专门用来做粥。”
“粥桶也要定制个特别的,打上我们花氏的旗号。”对此,顾双淮可没有想过要做自己的招牌。
他傻吗,有现成的知名好招牌不用,要另起炉灶,这还得多费些功夫。
他娘可是说了,甚至有人会为了“加盟”一个有名的牌子,而花大笔的银钱学习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模式。
所以他就用现成的了,也能在青山书院进一步打响他们花氏的名头,让那些人长长眼!
在顾双淮拉着现成的帮手程靖,紧锣密鼓地忙活食堂里的粥摊生意的时候。
花青颜也让手底下的人改造了起来,多了个院子,多了排房子,还多了间铺子,这回可宽敞多了。
大家再也不用肩并着肩,偶尔还会踩到对方的脚了。
一时间,所有的人手都忙个不停。
顾双淮找了一圈,发现没有可以调用的人,只得咬咬牙,又拿了两百两银子去买人。
买那种厨艺有点天赋的、手脚麻利的姑娘,帮他做粥卖粥最好不过了。
后来还是程靖发现这点,提醒他,“最好是找青壮年,可以扛得动粥桶,还能去打柴砍柴。”
“姑娘的话,也不是不行,但多少要顾虑一下跟青山书院里的一堆书生打交道,万一出了什么问题……”
虽然不想承认,顾双淮还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所以他临时又改买了男人。
不过一个是老头,一个是十岁的小孩,正宗的爷孙俩,便宜不说,厨艺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