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地球online速览 > 第99章 (10)(4/6)
以需求为导向,丰富应用场景,支持各类特色应用软件发展,同时提高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产品的自给能力;发挥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类前沿技术对软件产业的赋能作用;鼓励院校、企业、软件从业人员和爱好者参与软件开源社区建设,孕育开放的技术、人才与产业生态。(完)

    《调皮的小行星》北京首发:人类已发现超3万颗近地小行星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对地球威胁较大的近地小行星有多少?1月11日在北京首发的空间科学科普专着《调皮的小行星》透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人类已经发现了颗近地小行星,并且以每年超过3000颗近地小行星的发现速度在增加。

    《调皮的小行星》由长期从事小行星防御与利用的航天器轨道优化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特聘骨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科学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李明涛潜心着述完成。全书包括“小行星的‘前世今生’”“小行星的宝贵馈赠”“小行星与地球生命更替”“追踪危险小行星”“小行星防御”“小行星防御,中国来了”六大篇章以及附录“世界小行星防御大事记”。

    什么是小行星?小行星撞地球概率有多大?如何防御?……这些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小行星话题,在《调皮的小行星》这部科普新书里都有详细明晰且通俗易懂的阐述。关于小行星,新书形象科普称,如果把太阳系的形成比喻为建造一座高楼大厦,太阳和八大行星就是这座高楼大厦的主体结构。在这座大厦完工后,太阳系“工地”上还残存着一些建筑材料,这些剩余的砖瓦,就是小行星和彗星,人们将其统称为小天体。

    据《调皮的小行星》介绍,近地小行星搜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的彗木相撞事件是促进监测近地小行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接近30年的历程中,美国先后建立一系列巡天设备,发现了全球超过98的近地小行星。

    新书指出,从天体运行规律来看,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未来也一定会发生。根据科学家考证,地球历史上发生了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10次以上与小行星撞击相关;新生代以来就发生了6次因小天体撞击地球诱发的环境灾变与物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