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文旅“破圈”的秘诀,此举也更容易唤醒年轻一代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进而通过行走河南、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谈及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化特色,譬如彰显郑州夏商文化、洛阳唐文化、开封宋文化、安阳殷墟文化、大运河文化,将汉字、文物、古都、功夫、豫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凸显。同时,将“文旅+”向“+文旅”转变,培育“独角兽”式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园区,以智慧化促进文旅空间“场景革命”,让河南文化可进入、可触摸、可感知,从而能够持续“出圈”。(完)
昆明引“才”招“财 ”“春城计划”项目两年实现经济效益逾50亿元
中新网昆明1月11日电 (黄兴鸿)11日,云南省昆明市召开首届“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成果交流会。会议披露,2022年至2023年,该市“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实现经济效益5014亿元人民币。
中共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普利锋在交流会上称,该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建设人才核心城市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人才中心城市定位,深入开展“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大批优秀成果。该市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共同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区域科创新地标,与各类人才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赢未来。
2022年至2023年,昆明市实施了11项“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争取到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58项;获得新产品批件31项,实现经济效益5014亿元人民币;发明专利授权30项,累计发表高质量论文77篇;开发科研助理岗位32个,累计培养人才104名。
交流会上,部分“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对两年来的相关成果进行分享。
科技领军人才李天晴介绍,他在国际上首次开发3d培养体系,从而揭开着床后人胚胎的神秘面纱,首次绘制原肠前人胚胎的发育全景图谱,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