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防沙治沙的好材料又是群众致富增收的法宝。
“我们采收芦苇已经两个多月了,采收的芦苇会运到于田县芦苇加工厂加工后进行出售,主要用于制作防风固沙的‘芦苇方格’。由于工作量比较大,我们在当地雇了50多个工人。”芦苇加工厂老板吾布力说。
近年来,二二五团玉泉镇持续加大对湿地的综合治理力度,开展湿地巡护,加强湿地资源管理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等工作,对芦苇进行多元化利用,在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据了解,今年,二二五团玉泉镇湿地共孕育芦苇21万亩,芦苇收割工作将持续至1月底。(完)
海南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做大自贸港数字经济
中新网海口1月6日电 (记者 张茜翼)《海南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下称《行动计划》)近日出台。《行动计划》从9大方面提出24条具体行动,进一步完善与海南自贸港相适应的数据基础制度,做大自贸港数字经济。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行动计划》进行政策解读。
发布会介绍,海南省从2021年就开始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先行先试探索,在国内率先提出“数据产品化”这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主线,通过“数据产品化确权”制度集成创新,打造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这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服务载体,已开展了2年的实践。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末,海南省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建立完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数据要素市场高效规范有序发展,跨境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形成,在医疗、航天、深海、贸易、投资、教育、旅游、金融等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跨境数据创新应用和产品,成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示范省;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国际国内数据交汇、出入的枢纽节点,数据要素市场国际化、场景化水平明显提升。
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董学耕称,《行动计划》的出台,对于推动海南加快构建与自贸港相适应的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破除阻碍数据要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