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能感受到新的惊喜。”
此次年会设置了近200场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青年学子在深入了解兴趣领域外,还对其他陌生领域的认识有拓展。“这次年会规模很大,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报告,除了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量子群理论外,也能多了解我不熟悉的数学领域。”an goldfarb说。
丘成桐表示,邀请18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的优秀学生参加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3年会,希望让这些年轻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同时也看看华人学者、学生是怎样的,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的高铁成为异国青年们热议的内容之一。“我们从北京坐高铁来上海,速度非常快!除了中国的科研环境,我想‘高铁’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sauel dehority说,“很高兴来中国感受科研发展,期待未来能够参与中美两国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
“中国的基础科学,虽然发展得不错,但要达到世界最前沿水平还有一些距离。”丘成桐直言,“最顶尖的科学家,中国还是缺乏的。中国的基础科学还处于发展阶段,无法一下子跳跃到‘目的地’,所以一定要继续努力,政府也应继续扶持基础科学发展。”他说:“之前,清华大学引进了菲尔兹奖得主caucher birkar,我希望上海未来也能引进这样正值研究高峰期的世界一流学者。”
在丘成桐看来,如何领科技潮流之先,走出“第一步”是中国基础科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走出‘第一步’,虽然这是比较困难的事,但是中国学者必须要走这条路,走自己创造的方向,才能有世界领先的基础科学。”他坦陈。
“中国的青年学者暂时还在跟着世界潮流走。他们还年轻,无可厚非。”丘成桐指出,希望年轻人把基础实力夯实,未来走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让中国的研究氛围与学科发展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期待未来能出现中国自己培养的数学大师。“引育结合,是发展的唯一方法。科研的生命力还是在年轻人。”这位数学家坦言,很多地方只引进不培养,一流人才引进后缺少与年轻人的交流合作,导致一流学者与年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