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突然变得朴素,这事怎么看怎么让人怀疑。
于是他询问李荣保:
“那你可有什么收获?”
胤禛一向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是否真的悔过自新,到这田间踏实种地。
只靠嘴上说说他是不信的,还要看李荣保是否真的言之有物。
李荣保到此一个多月,日日早出晚归,向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如何种地。
还晚上点灯熬油把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书籍,全部翻阅了一遍。
就是为了这一天能在胤禛面前能说的上话,让他看到自己的“真心”。
因此李荣保淡定自若道:
“回王爷,草民这些天来日日在田间劳作,深感百姓种地之艰苦。
可他们日日苦干,所得收获也不一定能让全家填饱肚子。
究其根本不过是田少人多,所以草民想,若是能研究出一种方法。
能让同样多的土地,长出更多的稻穗,那百姓不就不用饿肚子了吗?”
理是这么个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想让稻穗更丰收谈何容易,胤禛无动于衷:
“你既这么说,可有什么好办法?”
他本以为李荣保是在纸上谈兵,谁知听到他的询问后,李荣保眼睛一亮:
“王爷请看,远处山上有一片果林,产出的梨子又大又甜。
据种果子的老农说,那梨树其实和常见的梨树并无不同。
之所以种出的果实远胜普通梨子,是因为进行了接穗。
这接穗在汜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中都有记载。
经过接穗的果实长的又多又大又甜,草民觉得,既然果树能接穗。
那稻谷为何不能接穗呢?若是稻谷也能接穗,培育出优秀的种子。
种出的稻谷,也许比普通的稻谷丰收些。”
李荣保此话一出,让胤禛的眼睛也跟着一亮,此言有理啊。
其实接穗就是现代所说的嫁接技术,古代劳动人民早已掌握了这门技术。
但多用于果树嫁接,甚少会有人想把它用到几个月就成熟的稻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