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有色,弄出了不小的阵仗”
“启禀陛下,一开始我听说那面匪患严重,当地民风彪悍,所以才派了那么多人过去,另外一边,臣,前些年在赵家村买了很多没有人要荒地,经过五年的养地农田已经很肥了,所以我们粮食产量增加,酿的酒就多了,酒多了要是不卖出去存储也是个问题,臣简单的算了下,三家酒楼刚刚好,但是考虑到运输和消费能力,大名府是一个好的选择。另外,臣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群人总是不服管教也不是那么回事。”对于皇帝的询问李艾早有准备,更何况李艾也没做什么,就李艾表面上那些人还不够塞牙缝的,更何况还是在大名府。
“不错,不错,你的想法很好,另外你是说,你通过养地可以把荒地养肥了?这个可是真的”
“启禀,陛下这个确实是真的,但是这也是有要求的,这地必须是以前肥地,因为耕种而导致土地肥力缺失,这部分是可以养回来的,就是时间而且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采用一些手段,对于这块赵家村那些人比较有经验。”
“你做的不错,民以食为天,朕让户部查查,这顺天府哪里还有荒地,你派人去查一查看看能不能养回来”
“臣遵旨,臣一定早日把这些荒地变成良田,变废为宝,为户部交税。”李艾说到
“你啊,行,去吧”皇帝说到
李艾就缓缓退下了,
另一边皇帝把户部尚书(翰林院大学士)叫了进来,然后让他查一查李艾的田产的情况,老头派人下去查询,不大一会,就有人拿着整理资料进来,老头一看确实放下心来,把所查内容交给了皇帝。
皇帝看到,李艾共有田产3万亩,其中200亩朝廷作为举人的福利,不用纳税的,其余两万九千八亩都按照朝廷规定交税,包括李艾的酒厂(作坊),以及五仙楼和大名府的醉仙楼,至于平安州的藏仙楼,则没有记载,因为那和李艾没关系,李艾只负责供酒。
皇帝看着对着翰林院学士说到:“爱卿,这文载做的还真是滴水不漏啊”
“陛下,我听过文载的生活,平时深入简出,不喝花酒,也不去青楼,就是前阵子被人拦了,害怕了养了几个练家子,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估计是他要钱也没什么用,没必要为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