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郭子仪和李光弼排在前两名,而第三名非仆固怀恩莫属。
《旧唐书·仆固怀恩传》记载,仆固怀恩常为先锋,攻城拔寨,勇冠三军。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怀恩家族中有46人为国殉难,两个女儿为国和亲,称得上是满门忠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着的忠臣,日后却如同《水浒传》里的林冲一样,被逼上梁山,被迫造反。
那么,历史上的仆固怀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从一个忠臣变成叛臣的呢?
仆固怀恩出身铁勒族九大姓之一的仆固部,其祖上归降唐朝后,世代为唐朝把守西北边境。
年轻时的仆固怀恩先后在大唐军界的两位大佬级人物——王忠嗣和安思顺麾下效力。凭借着出色的能力,他被两位大佬视为心腹,颇为欣赏。
《旧唐书》评价他“善格斗,达诸蕃情,有统帅之才”,意思是说仆固怀恩能打,又熟悉少数民族风情,有统帅之才。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仆固怀恩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与郭子仪和李光弼一起站在了那个时代的舞台中心。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仆固怀恩正在郭子仪麾下。肃宗前往灵武登基时,仆固怀恩跟随郭子仪来到灵武,拥护肃宗。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肃宗是舍弃了父亲玄宗,身边只有大约2000兵马,等于是赤手空拳,所以军方的支持至关重要。也正因为如此,仆固怀恩有了拥立之功。
小朝廷刚刚建立,铁勒部落的同罗族依附安禄山,充当叛军的急先锋,入侵朔方军(今宁夏灵武西南)。
此时刚刚在灵武登基的肃宗处境危险。当时仆固怀恩之子仆固玢率兵出战,却兵败而降,之后又趁机逃回。
仆固怀恩为严明军纪,大义灭亲,将儿子斩首示众。此举令平叛将士士气大振,最终在仆固怀恩的指挥下,击败了叛军,解除了对灵武的威胁。
这一战正是仆固怀恩的大义灭亲,稳定了军心,保护了唐朝新政府的安危,为之后大唐王朝展开反击奠定了基础。
在之后的平叛之战中,仆固怀恩身经百战,战功卓着。在收复长安的香积寺之战中,叛军设下伏兵夹击唐军,被仆固怀恩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