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还未实施,就因团队中出现叛徒,导致政变阴谋被发现。最终,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随着太子李承乾在政变中的倒下,其所引发的蝴蝶效应直接影响了大唐历史的走向。太子被废后,魏王李泰觉得机会来了。
他如同当年隐藏自己野心以实现上位计划的李世民一样,假意迎合父亲,营造出爱护兄弟的氛围,声称如果自己能够继承皇位,在百年之后定会传位给弟弟李治。
作为父亲的唐太宗见到心爱的儿子如此表态,心便软了。然而,这样的谎言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唐太宗冷静下来后,也明白在权力面前,这种承诺根本不可能兑现。
加上太子也指控魏王李泰有夺嫡之心,李世民渐渐察觉到自己儿子的野心。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这使得他害怕后世子孙认为皇位可以通过谋划得到而纷纷效仿。于是,他痛下决心废除李泰。
或许此刻的唐太宗才能真正理解当年父亲李渊的心情。作为一个父亲,即使是英明的帝王,也有自己的难处。在面对继承人的问题时,他陷入了废立太子的烦恼。
随着太子谋反、兄弟相争的爆发,唐太宗心力交瘁,精神出现混乱,甚至险些自杀。
直到后来,唐太宗意识到,如果立了李泰,他的两个儿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恐怕都活不了。
于是,万般无奈之下,他立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目的就是为了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和李治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原本,吴王李恪因武勇果敢、颇有人望,李世民也有意立他为太子,但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使得唐太宗最终放弃了这一决定。
然而,李世民没想到,原本是为了避免子孙惨遭不测的安排,却成为日后李唐宗室被屠戮殆尽的伏笔。正是李治性格的软弱,导致后来武则天篡夺了大唐的政权,直接将太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几乎屠杀殆尽。
纵观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不禁让人感叹历史是个循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打开了李唐皇室血腥政变的潘多拉魔盒。
作为帝王,李世民固然十分优秀,但作为父亲,他却十分失败。后来的太子李承乾荒淫无度,甚于隋朝太子杨勇;而魏王李泰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