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怒而天下惊(1/5)
    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情节被美化为关羽的英雄事迹,但其实主角换成鲁肃更为合适。鲁肃为了大局,邀请关羽相见,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

    虽然看似风险对等,但面对一流武将关羽,加之原本就剑拔弩张的态势,鲁肃所承受的风险和压力自然更大。

    然而鲁肃毫无畏惧,毅然赴会,由此也能看出他非同常人的勇气和魄力。最后在双方的不断博弈下,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孙刘修好,史称“湘水划界”。

    公元217年,鲁肃病逝,享年46岁。鲁肃一死,东吴的“定海神针”没了,难能可贵的平衡之势不再稳定,从而导致江东开启了风云激荡的局势。

    纵观鲁肃的一生,他有智有勇,与周瑜媲美。若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甚至比周瑜略胜一筹。与诸葛亮、荀彧相比,他也毫不逊色,堪称东吴第一谋士。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是因为他明白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也是他的独到之处。在鲁肃之后,吕蒙、陆逊等人虽然攻取了荆州,但却由此损害了孙刘联盟。

    双方再次兵戎相见,虽然最终东吴获胜,却也元气大伤,实力大不如从前,与曹魏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进一步见证了鲁肃在孙刘联盟问题上的远见。

    【一口气看完三国时代最悲催的背锅侠历史小知识三国】

    他是三国时代最悲催的打工人,因为出色完成领导的任务而被诛灭三族。他就是三国时期最强的“背锅侠”——成济。

    说到成济,原本他在群英荟萃的三国历史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因为弑君事件而被载入史册。而他悲惨的结局,堪称职场打工人的“血泪教训”。

    高平陵之变与司马氏的崛起

    早在司马懿、司马师等人发动高平陵之变、嘉平之变,镇压淮南三叛之后,司马氏集团的权力日益巩固。司马师去世后,其弟司马昭揽权,权倾朝野。

    此时的皇帝曹髦,已然成为另一个汉献帝。然而,曹髦并不像汉献帝那样软弱,他颇有血性。

    曹髦的反抗与成济的“一击必杀”

    公元260年,曹髦看到司马氏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