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北低估的名将司马错(1/6)
    【一口气看完刺客豫让历史小知识春秋战国】

    他是春秋战国五大刺客之一,忠义且不失为国事而死的精神,他还是燕赵之地的悲歌之士。侠义是他身上最显着的风骨,他因“士为知己者死”而青史留名。本期视频,让我们一起聊聊刺客豫让。

    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大刺客之一。

    说到豫让,就不得不提他所代表的国人精神与诗人风骨。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曾子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春秋战国风云乱世,不仅是百家争鸣的文化巅峰,更是中国诗人风骨的迸发与体现。而先秦时期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精神。每个人都践行着自己心中的道义,承担着责任和义务。

    先秦以后,诗人风骨逐渐缺失,伪君子、假道学之流不绝于世,让人感叹。

    而在2000多年前,一个叫豫让的家臣,为知己报仇失败,留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名言后,自刎而死。

    这正是因为他坚信“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豫让虽死,但他的风流余韵流传了2000余年。

    豫让最初是晋国六卿之一范氏的家臣,后来又做了中行氏的家臣。在这期间,他一直默默无闻,不受重视。

    直到成为智伯的家臣后,豫让才开始受到重用。智伯对他态度十分尊敬,以国士善待豫让,视他为知己。

    四年后,晋国内乱。对豫让有知遇之恩的智伯被韩、赵、魏三家所灭。其中,最憎恨智伯的赵襄子在杀掉智伯后,甚至把他的头骨做成酒具。

    怀念智伯的恩情,怨恨赵襄子的暴行,豫让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

    于是,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的宫中。他怀揣匕首,打算伺机行刺。然而,赵襄子正要入厕时,心中隐隐不安,于是四处搜查,发现了豫让,将他逮捕。

    被审问时,豫让直言不讳地说:“为智伯报仇。”侍卫原本要杀掉他,但赵襄子却被他的行为所感动,最后放走了他。

    不久后,豫让为了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在身上使皮肤溃烂,吞下炭火,使自己声音嘶哑,剃掉胡子和眉毛,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