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古代第一杠精(2/6)
头,而孟子的性善论却被以朱熹等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家奉为圭臬。

    北宋理学家程颐直接批评荀子说:“荀卿才高学陋,以理为心,以心为恶,不见圣贤圣人之道,至亲不传。”

    意思是,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违背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对于圣人之道,荀子不能算儒家的传人。

    而大文豪苏轼的批评则像儒家粉丝的恶评。他在《荀卿论》中说:“世人常怪李斯焚书坑儒,继而焚灭其书。

    尽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为秦者,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意思是,因为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是为了唱高调才提出性恶论,博人眼球,品行不端。

    而李斯作为荀子的学生,提出焚书坑儒的法令被儒家所唾骂。苏轼从“上梁不正下梁歪”推断,学生品行不端,那么老师品行也不足怪。

    南宋大儒朱熹干脆把荀子归入了法家,认为“荀卿则全是申韩法家”。

    要知道,在程朱理学统治的世界里,朱熹的评价是最大的权威,没有人敢反驳。

    然而,孟子被推崇也有着政治的原因。他所提出的“宪政”思想原则上是有可能被开明君主所接受的一种思想方式。

    并且他还提及重视个人伦理修养,这也完全可以为统治者利用,使之有效地转化为对帝王的约束,也就是所谓的封建礼教。

    由此可见,荀子被抨击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以性恶论为主的学说,不符合宋代理学的政治需要。

    荀子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成分。加上韩非和李斯两位法家弟子,其儒家身份的正统性才为受理学家批评。

    荀子在宋代理学家的抨击下地位才跌落谷底,直到清代,随着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荀子的思想才再一次受到重视。

    荀子的思想为何极具争议?

    与孟子相比,荀子更具现实主义。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在《荀子·非十二子》一书中,荀子对包括孟子在内的各家思想都有所批评。

    但荀子唯独崇拜孔子的思想,荀子也一直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理论。

    荀子思想的争议首当其冲就是在人性论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