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儒家异类”,先秦最后一位如家大师——荀子历史小知识荀子】
他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大儒,满腹经纶,但却被后世儒家骂为异类。他的观点和孟子针锋相对,极具争议,但其影响力一度超过孟子。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儒家大师荀子。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孙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命运却与比他稍早的孟子截然相反。
孟子被人们誉为“亚圣”,在后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被视为儒家正统。
而荀子自唐宋以来,因为其学说与孟子不同,被宋朝理学家抨击为有悖圣人之言,被视为儒家异端,甚至有人将其开除出儒家学派,归入法家之列。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以孟子为首的思孟学派在唐宋时期由韩愈首先提倡,其后宋代理学大儒不断推崇,最终被确立为儒家正统学说,孟子也在此时被尊为“亚圣”。
然而,作为继承孔子思想的另一派及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因宋代理学家推崇孟子,导致荀子学说在很长时间内被诋毁和轻视。
但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影响中国2000多年政治形态的实际上是荀子,而不是被供奉在庙堂的孟子。
在中国儒学史上,荀子的地位在先秦、秦汉、宋明清及晚清与近代经历了戏剧性的起落。从战国末到西汉,荀子的经学与理学是儒学的主流,其影响力一直存在。
虽然时间线上孟子在前,但“先荀后孟”的说法也从侧面显示了荀子在当时的影响力。在整个西汉,荀子的影响总体上大于孟子。
从东汉至唐代,两人影响旗鼓相当。汉代有对孟子的各种批评,但几乎没有对荀子的批评。
但自唐宋以来,对荀子的抨击开始出现,不断有人指出荀子之学与正统儒家存在分歧,甚至抨击荀子为儒家的异端,或者干脆将荀子从儒家除名,改立别家。
唐代文学家韩愈首先指出,荀子之说有许多地方不合于孔孟之说。他认为荀子“大纯而小疵”,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尊孟思潮。
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因为性格论,荀子受到严厉批评,一度被视为法家思想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