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到魏国后,在当时的丞相公叔痤门下做了一名家庭教师,表现十分出色。
公叔痤看中了他。公元前362年,公叔痤病逝,在病逝前,公叔痤推荐了卫鞅,他对魏惠王说,卫鞅是“五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一定要重用卫鞅。
魏惠王觉得这个人听都没听过,并不在意。公叔痤又说,如果不重用卫鞅,就杀了卫鞅。魏惠王听完也没有表态,假装知道后就走了。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内心愧疚,立马把卫鞅叫到跟前,说了刚才的事情,让卫鞅赶快逃跑。
而卫鞅胸有成竹地说:“魏王不会杀我的。他既然不听你重用我的建议,就不会听你杀我的建议。”后来历史证明,卫鞅确实富有才能。
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既没有重用卫鞅,也没有杀他。卫鞅面对空有一身抱负却难以在魏国实现的局面,毅然离开魏国,去其他国家施展抱负。
而此时的秦国,秦献公刚刚去世,秦孝公即位。秦孝公刚即位,面对外敌的进犯和朝野的动荡不安,于是发布求贤令,希望有才之人能帮助他改变秦国贫困落后的局面。
不论是否是秦国人,只要能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就能赏赐土地和官职,引来各国人才前往秦国谋取功名。
卫鞅看到秦孝公发布的求贤令,希望能遇到明主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动身前往秦国。卫鞅来到秦国,人生地不熟,于是结交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让他帮忙引荐。
卫鞅第一次面试用“帝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大骂卫鞅是个狂妄之徒,不能任用。
卫鞅知道后对景监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吧,这次一定没问题。”于是5天后卫鞅再次参加面试,这次用“王道之术”,秦孝公听完觉得这个人可以聊聊,但讲的东西并没有打动他,于是并没有打算录用卫鞅。卫鞅于是又对景监说:“我知道怎么说动国君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于是卫鞅参加了第三次面试,用“霸道之术”游说,秦孝公这次对卫鞅所谈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听得入了迷。两人谈论变法,连续几日依旧兴致勃勃,最终秦孝公下定决心,录用卫鞅在秦国实行变法。
起初,秦孝公组织大家一起开会讨论变法,贵族代表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