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管仲的一生(3/6)
不仅成为春秋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还成为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先进、思想最开放的国家。

    这个国家呈现出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的氛围。齐国专门设立了一个稷下学宫,以极高的礼遇招揽各地人才,让他们自由发展学派,平等参与争鸣,形成了当时学术思想的一片繁荣景象。

    稷下学宫不仅成为齐国的智力和人才仓库,甚至成为当时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汇聚地,也成为最高等级的文化哲学交流地。

    执政数十年后,管仲卧病垂危。齐桓公来到管仲病榻前询问管仲对几位大臣的评价,看谁更适合当相国。

    齐桓公问鲍叔牙如何,管仲说鲍叔牙是个正人君子,善恶过于分明,如果仅仅是好善尚可,但他既记人一恶,终身不忘,没有人能容忍得了。

    管仲虽然跟鲍叔牙私交深厚,但仍实事求是向齐桓公阐述了鲍叔牙思维直观的缺点。

    齐桓公又问隰朋如何,管仲答隰朋不耻下问,过家门而不忘国事,是很好的人选,只可惜他与我形同喉舌,我一死他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这时候日益昏庸的齐桓公最宠幸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把自己儿子杀了,让齐桓公尝人肉滋味的易牙;一个是背弃自己祖国和父亲的开方;再一个是为了亲近讨好齐桓公,阉割自己的竖刁。

    齐桓公很想三选一接替管仲的相位,他试探管仲对这件事的态度。管仲明确表示反对。齐桓公问:“你看易牙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齐桓公又问:“你看开方这个人如何?”管仲说:“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

    齐桓公再问:“那你看竖刁这个人行不行?”管仲说:“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不同意的理由都是“非人情”。

    在管仲眼中,这三个人的行为违背了人之常情、常理,一个人连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都会背叛,肯定心术不正,图谋不轨,这样的行为当然得让人警惕才是。

    由于管仲的强烈反对,齐桓公只得拜隰朋为相。隰朋当了一年相国后去世,齐桓公又任用鲍叔牙为相。

    鲍叔牙在当上相国的两年,眼见齐桓公日益昏聩,整日与易牙等人厮混在一起,不由愤愤不平。

    鲍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