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王朝。
东汉刚刚建立时并未统一全国,虽然王莽已死,但是各地义军军阀依然混战不休。当时最大的两支势力绿林军和赤眉军在刘秀登基后,刘秀派大将围攻洛阳。
洛阳的绿林军坚守数月,在刘秀的劝诱下投降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在取得开门红之后,刘秀继续进军关中歼灭赤眉军。
接下来禁军陇右,巴蜀等地消灭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历时11年终于统一全国。
刘秀吸取了西汉王朝的历史教训,退功臣而进文吏。在给予开国功臣优厚物质待遇的同时不给予实权。
当时开国功臣二三十人,封侯百人,仅有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能参与国事。同时刘秀严防外戚后党干政,不许他们参与政事。
在防范勋贵外戚的同时,刘秀大力整顿吏治,恢复经济,完善察举制,选拔天下贤士,入朝为官,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东汉前期的繁荣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公元57年,汉光武帝刘秀驾崩,汉明帝刘庄即位。刘庄继承了父皇的执政方针,约束宗室贵族,外戚后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桑,兴修水利。
此时丝绸之路已经断绝60余年,北匈奴统治的西域诸国。公元73年,汉明帝派窦固、耿秉出征北匈奴,在天山大败呼衍王,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再次打通了中断半个世纪的丝绸之路。
不久汉明帝去世,北匈奴反攻与车师国围攻汉军,汉章帝刘达继位后出兵解围,两次增援班超,让他继续经营西域。
汉章帝继续了父祖的事业,后世将明章二帝在位期间合称为明章之治。尽管自光武帝开始东汉对外戚一直严防死守,但是在汉章帝时期还是出现了外戚跋扈的现象。
汉章帝性格宽厚,对小舅子窦宪颇为纵容,再加上汉章帝英年早逝,最终让窦氏一族掌握大权,再次让东汉走上了外戚专权的老路。
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肇仅有10岁,由养母窦太后摄政,开启了东汉太后主政与外戚专权的先河。
窦太后在汉章帝一朝就是宫斗冠军,掌权以后排挤宗室诸王,重用娘家亲戚,派兄长窦宪北征匈奴,乐羊封狼居胥,以此让窦宪官至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