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虞去世后,其子燮父迁居到晋水附近,因此改国号为晋,唐叔虞变成了晋国的第一任君主,是为晋侯。
此后晋国一直作为周朝的北方屏障,拱卫周天子。西周在经历了成康之治后便开始由盛转衰,北方的戎狄逐渐南下,晋国历代君主都一直跟随周天子东征西讨。
公元前840年,晋国的第七任君主晋靖侯去世,其子司徒继位,从此便废除了司徒一职,而改称中军尉,直到晋文公时期,与六卿之中的中军混淆。
公元前805年,晋国的第九任君主晋穆侯随周宣王讨伐戎狄,结果战败,晋穆侯深以为耻。恰逢其妻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晋穆侯并为它取名仇,以望其能雪耻。
三年后,晋穆侯发兵北征大获全胜。此时其妻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晋穆侯为其取名成师。当时晋国的大夫师傅认为名字正好是不吉之兆,晋国迟早会出大乱。
晋穆侯的弟弟晋殇叔自立,太子仇被迫逃亡。781年,太子仇带人杀回晋国,夺回了君位,是为晋文侯。虽然在当时的晋国并没有太大震动,但却为之后晋国长达几十年的内战埋下了隐患。
前771年,烽火戏诸侯,国破家亡,晋文侯拥立周平王继位,而周幽王的国舅申侯又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周朝形成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晋文侯新都杀周携王,结束了周王室长达20年之久的二王并立局面。
史称文侯、秦襄公、晋文侯,因此深得周平王信任,获得了辅佐天子、代征伐的大权。晋国在晋文侯时期迅速进入了晋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期。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其子晋昭侯继位,将叔叔成师封在了曲沃,这违背了君臣之礼,也使曲沃有了威胁晋国国君的实力。
7年之后,晋国大臣潘父刺杀晋昭侯,成师继位,却遭到晋昭侯支持者的强烈抵抗。成师退回曲沃,史称曲沃桓叔。晋国人拥立晋昭侯之子孝侯为国君,一场长达70年的晋国内乱爆发了。
曲沃和翼城的大族之间开始相互攻伐,曲沃桓叔打败了晋孝侯,完全占据了晋国的武功,后世的晋国国君将晋武公和晋献公并称,以期为寿来勉励自己。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其子晋献公继位。晋献公是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