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周公旦的一生历史商周周公】
说起周朝的明星偶像,就不得不提起周公姬旦。他是孔子心目中的楷模,儒家的圣人,还是帮兄长打天下的金牌好弟弟,就连王位摆在面前,他都不为所动。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周公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周朝顶流的。
约公元前1056年,周武王登基,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然而升职当国君的他,不但要处理国内政务,还要和商朝斗智斗勇。
高强度的国君生活使得周武王越发倚重周公这个弟弟兼机要秘书。毕竟既能包揽政务,又能出谋划策,还忠心耿耿的下属,谁不爱呢?
而周公除了要当“机要秘书”,还要客串“树洞”。武王想要拉拢诸侯一起“打boss”,却不知道如何开口的时候,往往会找周公倒苦水。
而周公不仅能听他倒苦水,还能在听完问题之后为他出谋划策。所谓“顺德谋士”就是周公提出的拉拢诸侯的方法。
他暗示周武王要借助天命,同时教导诸侯,勤于政事,以积攒实力。这样才能打好伐纣的基础。武王按照这项操作指南治国,国力果然蒸蒸日上。
公元前1046年,在周公的辅助下,武王伐纣成功。第二天他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纣王的罪状。而这场发布会上,周公手持大钺站在武王的身侧。
斧钺在当时是权力的象征。周公能手持大钺,无疑说明了武王对他的器重和信任。此外,论功行赏分“蛋糕”的时候,他也收获颇丰。
武王将鲁国作为年终奖分给了他,周公摇身一变成为鲁国的开国之君。
然而还没等他去鲁国就任,意外就发生了。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完成了人间任务,驾鹤西去,临死前他把自己的儿子、也是未来的国君托付给周公托管,这位新君就是周成王。
周成王当上国君为周朝“打工”的时候才十几岁,是标准的“童工”。为不让大权旁落,周公只好让儿子替自己去鲁国就藩,自己则辅佐小皇帝上朝。
然而他的这番苦心在其他兄弟眼中却是意图篡权。他的哥哥管叔还在这个节骨眼上“买水军”散布流言,说他想要篡夺王位。
一时间真假消息满天飞,内外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