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零三章 诸子百家们(3/6)
,而秦武王就可以趁机拿下韩国。秦武王大喜过望,张仪也再次去往魏国。

    来到魏国后,齐国果然想对魏国出兵,张仪又派人出使楚国,让楚国派出使者向齐王说明厉害。

    楚国使者对齐王说,如果秦王攻打魏国,就正好落入张仪的圈套,让秦国有机会出函谷关攻打六国,这不是帮助张仪得到秦王的信任吗?齐王听后深觉有理,于是撤军,张仪也平安逃过一劫。

    【一口气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历史孔子墨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为中华文化留下了无数遗产。那么你知道诸子百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吗?为何儒家思想可以传承至今?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诸子百家。

    首先就是管仲,他不仅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也是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家先驱。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上人。

    其父管庄是齐国的大夫,但家道中落,少年时的管仲生活贫寒,与好友鲍叔牙游历各地。后来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

    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与亲妹文姜私通,管仲预感到齐国将会内乱,于是带着公子纠去鲁国避难,好友鲍叔牙则带着公子小白去莒国避难。

    后来齐襄公死,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回国争位,管仲刺杀公子小白,小白倒地装死,躲过追杀,星夜兼程,赶在公子纠之前回到齐国继位,是为齐桓公。

    鲍叔牙劝齐桓公重用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管仲对内整顿军事,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吃饱穿暖,生活富足才能谈礼仪道德。

    对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其天子以罚不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后世将管仲作为华夏第一相,其言行事迹、政治思想记载于《管子》一书之中。

    第二位是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陈国。本名李耳,字聃。公元前551年,老子为周天子管理藏书。怎么了?

    后因权贵排挤,出走鲁国。在鲁国时,一位年轻人向老子问礼,这位年轻人叫孔丘,也就是孔子。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人生轨迹交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