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懒得和他这个民间已经有了“河伯”之名的舅舅扯皮,一翻白眼,干脆当起了木头人。
正在这个时候,王德一声高宣声中,太子李承乾应声从殿后走入殿内。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吧!”
李承乾一副雷厉风行的模样,脸上带着笑容。
待到众人直起腰板之后,便是扬了扬手中来自贝加尔郡的奏报,这是高阳给他写的亲笔信,用金雕送回来的。
上面的内容比之六部这边收到的还要详细很多。
“诸位想必也都收到高阳公主自贝加尔郡传回的消息了吧?认为这漠北共富发展委员会如何?”
尽管所有人都看出了李承乾这位太子殿下,那几乎毫不掩饰的满意笑容。
在场的百官之中,对于此项措施持反对态度的,却几乎超过了半数
“殿下!臣有话说!”
刑部尚书,自己的老丈人之一的任城王李道宗出列。
李承乾颔首,后者便是清了清嗓子,一脸肃穆慷慨之色。
“殿下,臣认为高阳公主此举,于己,于未来封地百姓而言乃仁义良善之举然!”
他抬眸,眼中带着军人特有的刚强。
“高阳公主此举,于国而言,却并非什么好事!反而,臣以为其弊大矣!”
话音刚落,李承乾便已经看到了这殿内的不少人,都在暗自的轻轻点头。
他嘴角抽了抽,一眼便是看出了这些人是什么想法。
“殿下,当年东突厥刚灭,我大唐百废待兴,因而一面倚仗火器兵锐之利,威慑四方。那铁勒诸部虽亦如新罗、倭国之流,向我大唐称臣纳贡,但其接纳突厥流亡之人,倾吞突厥残部之力,天下皆知!”
“如今虽于我煌煌大唐面前卑躬屈膝,但究其根本不过是畏我大唐之威,绝非如突厥族那般万民归心!”
“此等狼子野心,蛰伏待机之辈,高阳公主反而怀柔饲之,臣以为!不妥!”
李道宗言罢,身后当即便有数名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殿下,臣附议!”
“殿下,臣也附议!铁勒诸部可为我大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