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只会越来越好,慢慢的解决就是了。”
说到这里,崇祯顿了一下,倒也不是没法解决,诸如增加官员和胥吏数量就行了。
后世有多少吃皇粮的人他不太清楚,估计至少有六七百万之多,占人口的两百分之一,若是算上这企、那企、协会等等,估计有两三千万之多,接近人口六十分之一。
即便是按照前者的这个比例,那大明应该有百万吃皇粮的才对。
而事实上,经过他的科举改制后,等到胥吏被学子覆盖后,吃皇粮官员、胥吏等等只是后世的十分之一。
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不知道,后世的事儿他虽然不齿但没有话语权,但现在大明他当家,他在位期间,绝对不允许这种臃肿的事情出现,一米一粒皆是民脂民膏。
“说完了退役的安排,我们再来说说退役年龄,首先是参军的年龄,秦朝十六、汉朝二十三、唐朝二十、宋元以及我大明都是十五岁。
但朕与岐黄研究院的商讨过,男子早则十六晚则十八岁身体才算发育成熟。
现在四海安定,也不着急对外用兵,所以朕思来想去决定将参军年龄延迟到十八岁,免得训练中伤到根骨,影响未来。
同时考虑到服从性、可塑性和体力、精力等,超过三十岁一律不得再报名参军。
这两点诸位有想法吗?”
众人摇了摇头,皇帝的考虑和给出的理由很充分,他们没有理由不同意。
见众将都同意了,崇祯继续道:“那就再说说考核和退役年龄。”
“先说晋升年限,进入常备军必须满两年才可以晋升为总旗,之后的总旗到百户、百户到五百户、千户则三年考核一次。
千户到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则是四年一次,到指挥使则是五年一次,且五百户晋升到千户则需要在讲武堂进修半年,考核合格后才可以晋升为千户。
如果十八岁参军,二十岁进入常备军,二十二岁总旗、二十五岁百户、二十八岁五百户、三十一岁千户、三十五岁指挥佥事或指挥同知,四十岁指挥使。
当然了这是正常的考核后自然晋升的,若是立了战功或者对军中有其他贡献的,也能破格晋升,这一点诸位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