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727章(2/3)
式了。

    弊端更加的明显,唐……”

    “房尚书,弊端由本官来说可否?”

    一道声音很是突兀的打断了房壮丽的阐述,众人循声望去,发现出声之人竟然是火器研究院院长徐光启。

    “房尚书,本官中学和西学都学过,还算有些成就吧,而且还和海外诸国打过交道,两相对比,这弊端可能比你更加的清楚。”

    听着徐光启的话,房壮丽心中一暖。

    他掌管吏部这么多年,除了礼部尚书外,整个朝堂之上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科举取士了。

    此刻徐光启站出来,无非是不想让他难做。

    徐光启是火器研究院院长,独立百官之外的,谁也没法找他的麻烦,房壮丽朝着徐光启一抱拳,沉声道:“那就劳烦徐院长了!”

    “客气!”

    徐光启也是抱拳回礼:“唐朝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宋朝有进士、明经科目,

    王安石变法后只设进士一科,我大明一朝也是如此。

    但太祖又对科举进行了调整,不仅是分了三级考试,更是颁布了‘科举必由学校’和‘八股文’两条规定,

    前者的意思是想要参加乡试就必须要在官办学校读书,后者则是限定了考试所用文体。

    如果只是前者倒也罢了,可后者着实是跟取士没有太大关系。

    八股文体制僵硬,要代圣贤立言,所以写出来的八股文多半含混生涩、似通非通、晦涩枯燥、有些词句难于准确把握其意义。

    文风是啰啰嗦嗦,空疏无聊,朝廷要求求实尚正,不能用华丽词藻,不得引用经典以外的其它任何书籍。

    所以,八股文没有诗赋策论那种旁征博引、譬喻联翩的绚丽色彩,更没有那种熠熠文采和酣畅气势。

    在这种种的束缚之下,能被录取的,基本都算是底蕴深厚的的读书人。

    但这极大的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脱离了实际的学风,无法接受外来思想。”

    呼……

    群臣呼吸都急促和沉重了几分。

    看着自顾自说的徐光启,眼中满是震惊,那意思是‘您是真敢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