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658章(1/2)
    “陛下圣明!”

    “吾皇圣明!”

    群臣跟着范景文一起高呼,眼中满是敬佩和狂热、兴奋之色。

    崇祯抬手在虚空中按了按,待群臣安静下来来,沉声问道:“诸位爱卿,讲了这么多了,江淮运河能不能行?”

    “陛下,臣以为是可行的,江淮运河的修建现在已经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长江水通过低洼处曲折前进,中间通过陡门等进入淮河;

    第二种方案是调洛水千里入淮;第三种则是导汉入淮;

    第三种因为技术问题,暂时不做考虑,前两者之间哪怕是第一种的逆流我们都能修建成功!”

    “陛下,臣赞同范尚书的建议,现在修建运河的技术远不是京杭大运河修建的时候可以比拟的,京杭大运河之所以修了六年很多因素在,

    其中沟通长江与珠江的灵渠是最难度挖的一段,要从几十米高的石山身上,硬生生劈开一条河道,短短七十里的人工河段,十几万人挖了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

    可现在有火药存在,只要数量足够,别说几十米高的石山了,就算是百米高的石山都能直接给炸平了,江淮运河的开挖比京杭大运河难度小太多了。

    难度小就意味着劳动量小、死亡风险降低,百姓自然就不畏惧了!”

    “对,京杭大运河中段的运河之都的济宁,地处丘陵地带,会通河段落差太大,进入河道水量有限,无法航运,所以就采用很多坝闸把河道分成一个个的小河段,

    通过坝闸的联动控制,让船只一步步地爬升,翻越山东丘陵的至高点,再进一步送到最低点,这样的坝闸一共修了四十五座,每一次的开关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

    但现在我们有蒸汽机,稍加改良,只需要很少的人就能解决坝闸开关的问题,这会极大的让百姓们畏惧心理。”

    “民间俗话说: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撑船不仅仅是指渡船,更多的是指纤夫。

    三千里运河,千转百回,变幻莫测,每逢激流险滩、水流湍急之处,非得借助纤夫不可,‘十万八千嚎天鬼’就是对纤夫的艰苦的描写。

    部分时间的纤夫都是非自愿的,能逃离运河两岸的早就走了,留下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