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前为止,做的最满意的事情,就是安排自己儿子默默去杨东身边做了一段时间秘书。

    其实这个决定是大哥,也就是肖建国提出来的。

    肖建国觉得既然杨东是二叔孙子,那就必须认亲。

    但是其他五个(包括自己)兄弟都不认可肖建国的话,觉得随便认亲会出事端,而且杨东到底是什么人,他们都不了解,怎么能够贸然认亲?

    小门小户的,突然认了一门高门大户的亲,是否会变坏?是否会借着肖家的门面去做恶事?谁也不敢保证。

    因此其余四个人都不同意和杨东认亲。

    至于老七肖建梦根本不参加家族会议,他嫌累。

    因此,面对四个弟弟的反对,老大肖建国也不好强行让杨东认亲,况且他们说的也有道理。

    于是肖建国想了一个两全之策,那就是派一个肖家三代子弟,去杨东身边近距离观察,顺便守护一下,看一看是不是那块料。

    同时肖家也帮助杨南在商业这一块搞点动静。

    这不算是政治资源,这只是互利互惠。

    因为肖家的政治资源没有这么廉价。

    若是肖家动用真正的政治资源,其投资额至少都得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大几百亿规模的。

    至于帮助杨东搞所谓的招商引资,那只是小牛毛而已,几个亿的小打小闹罢了。

    对于肖家一些人来说,这是施舍。

    其实在肖建安的眼里,肖家这个帮助举动,有没有都不重要。

    因为不影响杨东执政的决心,以及杨东的能力。

    根据反馈,当时即便肖家不递话,那些投资商也都认定杨东的规划书可行。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肖家的话,百分之九十五的企业还是会投资杨东的庆和县。

    可能也就是那么一两个国企,会略微思索一段时间,但投与不投,也没准。

    至于投资杨南的家选集团,则是生意上的考量。

    肖家这么多人,又是主干,又是从众,至少也得有个大几千人了。

    人吃马嚼的,也得需要赚钱啊。

    所以投资企业,一直都是他们家族的任务之一。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