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得过这一遭。
“面相虽说老成点儿,但身体却很健硕,最主要的是有手艺,还有正式工作,除了喝点酒外,没听说有别的啥坏毛病。这以后跟他家于莉结了婚,估计也错不了。”
既然于莉父母不反对这门婚事,那接下来的事儿,自然就得围绕这个话题开始交流了。
这个时期可没有后世的天价彩礼,当何援朝问起于莉父母对俩人结婚有啥要求时。
于莉父亲盘问傻柱,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关于傻柱的事儿,他家早就托人打听的差不多了。
也有见不得别人好的,那酸话儿是一句一句的往外冒。
于莉父母相互看了一眼,彼此都有些难为情,谁也不好意思张这个嘴。
说酸话儿的也不是啥善茬,一听有人找茬,哪里能受得了这个气,想也没想,就开始叭叭的反击起来。
傻柱一看,也连忙跟着于莉出了屋。
于莉父亲跟何援朝知会了一声后,才开始略带挑剔的询问起傻柱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儿。
听见于莉父亲的盘问,傻柱也是紧张的按照王主任教给他的说辞,小心翼翼的应付着。
在母亲身旁站着的于莉,此时也和傻柱一样,紧张的不行。
于莉母亲的想法就和自己儿媳妇儿不一样了,跟何援朝客道了几句后,他就把心思放在了傻柱身上。
他又把目光看向了于莉,见女儿满脸通红,也没表示反对,这才开口对王主任道:“我和他妈都没意见,就看我闺女自己啥想法了。”
这所谓的随大溜儿,就是这个时期普通家庭的结婚标准,京都的老人管这叫四个一工程,包括床、脸盆、痰盂和热水壶。
何援朝一听,顿时就在心里称赞,这时期人们的思想价值观还是很朴实的。
见四人推车走远,院儿里的几个老娘们儿立马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嚼起了舌根子。
今天来于莉家提亲,虽然差不多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什么事不都有个意外吗?
虽然这些老娘们儿可能猜到是来提亲的,但只要他不承认,万一事儿没成,也不至于让于家和于莉太过难堪。
众人见没了热闹看,这才说说笑笑的散了场,只留下了说酸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