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说道:“我想将厨房的煤炉换了,做一个大一点儿的地炉就能往下疏通热量,正房两边在建两个火池子,看情况吧,如果地炉不能保证正房里的温度就将左右两边的火池子也点起来!”
这个主意还不错,至少不用担心屋子里有煤气。
不过。
秦淮茹还是担心的说道:“如果是这样,咱们地下室里的粮食和地上的槐树和枣树有没有问题呢?”
她最担心的却是粮食,其次才是地上的那几棵树。
“没问题的!”
“这样干燥、温暖的环境更加有利于粮食的保存,至于你说的那些树,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也弄明白了地下室的构造,槐树、枣树都种植在中间道路两边,底下应该是都没有挖通的,都是实心的土壤,只是在正房外面、大门处的地下室是连通的,应该没什么问题。”李平安说道:“粮食不会有问题,那几棵树应该也不会有事儿!”
粮食都在随身空间里。
地下实验室的东西都被搬走运到了京城医大那边,下面就算是炎热一点儿也没关系。
至于那十棵树,当初小鬼子建造地下室的时候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地面上种树的地方都没有彻底的挖开。
丈夫如此说。
秦淮茹再也没有异议。
“那煤炭呢?”徐氏问道:“是不是要用到很多煤炭?”
“嗯!”李平安说道:“整个冬天最少也要用三四吨甚至更多的煤炭吧!”
徐氏还是有些心疼的,不过一想起儿媳妇怀孕了,按照儿子这样的做法整个冬天也就是多出丈夫一两个月的工资而已,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李平安和父母一起在厨房里建了一个大一点儿的地炉,炉子直接建在地面上,热量可以通过地面传到地底下,厨房是和正房李平安夫妻两个的卧室挨着的,又在正房和两厢厢房之间建了两个大的火池子。
之后就是买煤炭了。
煤炭,自然都在煤铺买。
当时的煤铺,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
煤铺一般都是屋子小,院子大,煤末子堆积如山,还得有空地堆黄土、摇煤球、堆煤球、晒煤球。
这个时候土地不十分值钱,要是放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