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吗?
尤其是。
他们是从六院调过去的,到那边工资没准儿还能再涨一涨呢?
她妹妹是三院的护士,曾经告诉过她三院某些医生被派遣到其他工厂当厂医的时候工资是拿两份儿的。
要是她和吴泽也能拿两份儿工资。
那。
即便是少做一点儿手术,少拿点儿补助又何妨?
王春燕又开始和其他手术小组的人争论起来了。
冉倩还是倾向于派吴泽和刘启这两个手术组过去的。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派刘启手术组过去的好。
无他。
刘启是苏国留学归来的,他懂得俄语。
上级已经明确表示,往后到扎钢厂工作的苏国专家会越来越多。
为了方便那些专家看病,还是派刘启的手术组过去的好。
最终是一个叫苏瑾的妇产科女医生和老中医姜山还有刘启手术小组的几个人被派到了扎钢厂医务室。
李林和姜山都很高兴,两人整天在一起研究中医技术。
苏瑾工作兢兢业业,一心一意为那些患者家属工作。
至于刘启手术小组。
虽然很多时候没有手术做但他们也别想闲着,要跟着李林、姜山一起给患者治病,需要西医进行治疗的患者都交给他们了。
最近进入红星机械厂厂区的人有点儿多,扎钢厂还没有给他们提供宿舍,刘启这些人还是要住在六院宿舍那边的。
不过。
六院距离扎钢厂也不是太远,刘启等人从那边赶过来也并不是特别的劳累。
同仁堂公私合营了。
《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长篇大论的赞扬同仁堂乐经理无私的精神。
合营以后的同仁堂各种中成药的产量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西打磨厂那边的草药炮制、中成药制造厂的规模也扩大很多。
经过一番宣传。
医药行业的私有企业想要合营的很多。
京城工业局的同志每天马不停蹄的到现场考察,凡是符合公私合营条件的都做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