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设计的‘幽灵者’空重为15吨左右,其中携带的电池1号数量就达到了200个,总电池功率高达12万千瓦。
在一次性放电能力上,单个‘电池1号’的最大放电能力在3千瓦左右,200个电池并联提供电磁炮的发射电源,没有任何的问题。在最大速度900公里\/小时飞行时,最大续航能力超过60小时。
而且在折叠机翼打开进行中低空战斗巡航时,能够有效利用气流和自身的滑翔特性,大幅降低能源消耗,轻松实现战斗负载下的连续多日战斗巡航戒备。
微波量子雷达的制造方案,当然也是小乌优化设计的结果。这种雷达其实也属于光学雷达的范畴,这种概念在全球已经用于实际应用。
比如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上使用的毫米波雷达,就是通过毫米波的光波反射效应,而最终通过电脑计算并最终合成障碍物的高清影像,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目前,激光雷达的作用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0米左右,这样的距离再配合光学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形成的更远程图像监控,基本上就能做到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功能”。
阿斯顿马丁和捷豹路虎l4级别的无人驾驶功能,正是这几样高科技设备的最终功能集合后,实现的“眼睛”功能的。并经过强大的电脑处理器加以智能化处理后,形成足以替代人脑的自动驾驶功能。
而小乌设计的微波量子雷达,其概念是一种利用“量子纠缠技术”为理论设计的超短波光子雷达。在通过发射装置将肉眼不可见的光子,沿一定方向和角度发射出去以后,如果通过没有任何阻挡的大气之后,单一的光子除了正常的能量衰减之外,状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即便是通过普通云层、下雨的云层等情况,光子除了衰减速度增大之外,也能正常穿透障碍物,单个光子状态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如果单个光子遇到障碍物无法穿透的时候(这些障碍物包括飞鸟、飞机、导弹、火箭弹、其他飞行器等物体),由于“量子纠缠技术”的理论,另外一个在发射源本身的光子,将会随即跟随着发生状态变化,从而探知到空中障碍物的存在。
同时,利用发射源多波次、不同角度截获的光子变化数据,经过电脑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