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对于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给予重奖
有了一大批原来公立学校被掐尖优秀生源,渔歌中学自然基本独占了很多荣誉。每年大学本科和名校的录取率,远远超过了山河县公办的第一高中、第二高中的传统中学,成为了山河县最令家长趋之若鹜的重点好学校。
当然对于需要盈利的学校本身来说,对普通生源的高收费和高额赞助费成了学校盈利的主要途径。普通生源的学费高达3-4万元每年,而特殊途径进来的一次性赞助费,动辄需上要10万以上。
李宗强是两年多前通过自主招生途径,每年3万元的学费进入渔歌中学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等位置,如果高中期能够基本保持这样的成绩,考入一本基本问题不大,甚至有可能考入重点大学。
正常情况是学生升入高一时开始分班,高中每个年级8个班会按照惯例四个重点班和四个普通班。进入初三以后,李宗强向父母反映过学校的8人集体宿舍环境比较乱,很多有些背景的学生不太认真学习,还反过来影响他们。
李爱国为此托关系找了学校的负责后勤处负责人,还给塞了个3千元红包,直接向学校申请了每年1万8千元的单身宿舍(10平方米左右),这样的宿舍渔歌中学有100个左右,也是学校赚钱的手段之一,普通的8人宿舍收费每人每年1200元。
就是这样一座学校,即使除了每年少量免除费用的优异学生和领导子女照顾外,每年初步的盈利都是2000-3000万人民币,再加上一些其他一些社会资源上互相勾结和补充,这中间的利益关系非常巨大。
这只是华夏教育体系里非常普通的一幕,民办中学利用掐尖教育资源崛起而盈利这是普遍现象。有时候不得不说,事关民生保障的教育产业,都成为利益集团盈利工具的时候,这确实是一种社会悲哀。
就如医疗产业化下的华夏,当民生基本保障成为社会和政府盈利工具的时候,普通老百姓的压力是巨大和永久的,也是影响社会进步和幸福指数的重要负面。
两个小时之后,一群人将车子停在了渔歌学校的大门口旁边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学校的门口非常大,至少有四五百平方米。就如很多内地的学校和机关一样,大门就是个看似个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