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再来时就发现这老板不仅会给他们单独摆个干干净净的小桌,且再有新客来时,也会说几句“卖差不多要收摊了,只能打包”把人支走。
“他们说他们在隔壁小区的一楼有一间带小院的三室一厅,问你奶愿不愿意去开个私房菜馆。”
小姑想了想才说:“特意强调了是在家属院里,治安绝对安全。”
“治安绝对安全了,也得要绝对安全的环境吧?”秀秀莫名有些紧张。
“是啊。你奶想了一夜,第二天就答应了。”
“好果断好大胆。”秀秀惊呆了。
“那是你不知道半大的孩子有多能吃。”小姑叹了口气,“不大胆果断一些,早就把我们饿死了。”
后来,有些老城区走出去的不大不小的人物们,都会把一些不好在外面谈的生意带到这里谈。
这些客人们饭钱给得相当大方,食材偶尔还是自带的,做法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味道绝对不差。
因着这些人的照应,小饭店开的那叫一个平静悠然,也曾有过想要来找茬的二流子,不过第二天就消失不见了。
宋平清就靠着这些看似不亲近,实则处处有关联的人脉,把几个孩子全都推到了他们想走的方向上。
老大从警,老二从军,老三读了博士,回到小城后当了大学老师,老四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虽然几个孩子后来也都面临得有各自的家庭难题,但宋平清哪儿还会再管那些事儿。
她能养活这几个,还能让这几个走上正路,就已经很不赖了。
哪儿还愿意再管后面的事,只想早点退休回家养老。
直到后来那些“人物们”也都渐渐离开或退下,宋平清才终于有了回老家生活的机会。
秀秀是十二岁时和宋平清一起回老家的。
刑警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忽略了家庭,自然喜提单身套餐。
宋平清骂了老大三天,最后还是把瘦得跟麻杆儿一样的秀秀带走了。
回老家的第一天,宋平清做的菜就铺满了整张桌子。
肉菜蛋汤,水果甜品应有尽有,看得秀秀眼睛都直了。
“吃饭!”宋平清对她说话时依旧很凶,“瘦得跟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