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清的故事 > 第37章 勤奋的懒惰(2/4)
:哎呀,这礼亲王昭梿的案子,跟平郡王纳尔苏的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于是,他老人家当场拍板,决定改变之前的判决,“敬承家法”,把昭梿给放了。这一下,可把昭梿给乐坏了,心想:这皇帝老儿,还真是按“实录”办事啊,我算是捡回一条命了!

    嘉庆二十四年,那是个风和日丽的十月十九日,宫里头的文颖馆突然起了火。火势嘛,也就跟炒菜时油星子溅出来那么大,不算个事儿。内宫的太监们,那可是吃过天理教血染紫禁城的亏,生怕这火一烧,又引来什么不三不四的人混进宫里。所以呢,他们也没敢开宫门放护兵进来,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火给扑灭了。这事儿吧,说起来也不能算错,毕竟安全第一嘛。

    可咱们这位嘉庆皇帝呢,几天后读乾隆二十六年的“实录”,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看到乾隆帝那时有个规定,说宫里要是哪儿失火了,得赶紧开门放外边的人进来帮忙扑灭。嘉庆皇帝一看,哎呀,这不跟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嘛!于是呢,他老人家就以违背乾隆指示为由,下旨把那些有关官员给处罚了。这可真让人哭笑不得,你说这嘉庆皇帝这不是有病吗,有功的不赏还要处罚人家,是不是太“实录”迷了?

    就这样,嘉庆皇帝不论时间地点,一律按“实录”办事,就像个机器人一样,只知道按程序走,不知道变通。结果呢,大清朝就在这种“实录”迷信中,一天天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咱们的嘉庆皇帝呢,也在这种迷茫中,一天天老去,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可那“实录”还是他的心头好,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嘉庆二十四年,孔子家的后人,那位衍圣公孔庆镕,有幸进京跟皇帝聊了聊。这哥们儿回去后,还把皇帝的谈话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让咱们有机会窥见这位皇帝晚年那“萌萌哒”的精神状态。

    一见面,皇帝就迫不及待地说:“你知道吗?我特想去曲阜逛逛,可就是去不了啊!为啥呢?山东那水都漫过临清了,这咋整,真愁人。新修的圣庙,我要是等个七八年再去,那肯定又旧了,这可咋办?”

    过了几天,孔庆镕要辞行了,皇帝又逮着这事儿念叨起来,跟个祥林嫂似的:“我登基都24年了,还没去祭过孔呢,这可是个大典啊!我虽然以前跟着高宗(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