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纷纷投靠了清军。有了这“内应”,清军那是势如破竹,直接把大小和卓的武装力量给“团灭”了!咱们这位小和卓霍集占呢?那可是个“逃跑专家”,只顾着自己保命,连被囚禁的老婆和卓氏都忘得一干二净。和卓氏呢,也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渣男”的真面目,被营救出来后,那是直接回了娘家,这段“悲催”的婚姻啊,也就这么“名存实亡”了。哎,说到底,还是和卓氏命好啊,不然这“苦情剧”还得演多久!
清廷一赏赐,他们立马就把和卓氏这位“大美女”打包送给了乾隆,算是“投诚大礼包”。和卓氏呢,也就这么“二婚”进了紫禁城,摇身一变成了和贵人。这次联姻啊,虽然还是“利益交换”的老套路,但和卓氏可是走了“狗屎运”。乾隆爷一开始是想拿她当“稳定器”,避免大小和卓之乱再闹腾。可谁承想,一见和卓氏那美貌,乾隆爷立马就“沦陷”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乾隆二十五年,和卓氏就这么“高龄”入宫了,别的妃子都是十五六岁就开始争宠,她可好,26岁了才“出道”。但人家就是有本事,直接跳过“答应”、“常在”这些小角色,一跃成了和贵人。这一下子在后宫就有编制了,乾隆爷对她那可是“宠爱有加”,不仅让她穿着维吾尔族的“民族风”,还特地给她找了个回部厨子,让她天天吃“家乡味”。
在清宫啊,25岁以后的妃子基本就“凉凉”了,30岁以后更是“无人问津”。可和卓氏呢,26岁“高龄”加“二婚”的身份,却愣是成了乾隆爷的“心头好”。这全靠她那“异域风情”和“花容月貌”,简直是“行走的荷尔蒙”啊!和卓氏呢,也是个“聪明人”,入宫后不争不抢,温柔体贴,把皇太后都哄得“乐呵呵”的。更巧的是,她进宫第二年,宫里那棵从不结果的荔枝树竟然“大爆发”,结了200多颗荔枝。这可把太后和乾隆爷高兴坏了,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于是呢,乾隆爷就借着皇太后的“懿旨”,把和卓氏提拔成了容嫔。
说起那“宝月楼”,各大影视剧都把它吹成乾隆为和卓氏建的“爱情小屋”,其实啊,那楼在和卓氏进宫前两年就盖好了,压根儿不是为她量身定制的。不过呢,宝月楼对面的回回营和祈福寺,那可真是乾隆为了哄和卓氏开心,特意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