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带头掀起了三藩之乱,三藩也就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之乱爆发后,福建耿精忠举兵叛乱,率兵攻入浙江境内,浙江台州、温州均被耿精忠所攻陷,这时候赋闲在家的姚启圣觉得应该平叛报国,于是散尽家财招募乡勇,他带着招募来的乡勇投到了康熙派来平叛的正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的后人康亲王杰书的麾下。
随后几年中姚启圣一直跟随康亲王杰书对耿精忠进行剿灭,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启圣一直跟随杰书攻到福建,这一年杰书光复福建,耿精忠投降,后来在三藩之乱平息之后遭凌迟处死。
姚启圣在跟随杰书收服福建战斗中非常英勇,得到了杰书的认可,当然,这其中也跟姚启圣在中央有人有很大关系,姚启圣的亲妹夫乃是康熙朝初期汉人大学士黄锡衮,自古以来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正是黄锡衮当初拜托杰书关照大舅哥姚启圣,外加姚启圣作战确实勇猛,所以杰书才十分重用姚启圣,表功时杰书也把姚启圣立为头功上表康熙,因此康熙才知道有姚启圣这么一号勇将,姚启圣也因平定耿精忠叛乱的功劳被康熙任命为福建布政使,这属于地方大员了,一省第二号人物了。
吴三桂在兴起叛乱之初就曾经秘密联络台湾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希望郑经从台湾出兵登陆福建漳州和泉州共同打击清政府,同时为了响应郑经,吴三桂还派出勇将韩大任从江西出兵入福建与郑经会师。
结果就是吴三桂部下的这名勇将韩大任看到福建耿精忠被灭,有预感三藩之乱早晚要失败,于是起了投降之心,恰好韩大任与姚启圣曾有一面之缘,于是姚启圣单身入营劝降了韩大任,所以韩大任所部3000余人全部被姚启圣收编。
姚启圣带领韩大任直接将驻扎在漳州和泉州的郑经击退,郑经一看韩大任投降了,吓得赶紧撤军回了厦门,姚启圣很顺利的就收复了漳州和泉州。时任福建总督郎廷佐十分看好姚启圣,恰好郎廷佐当时病重准备退休,临退休前郎廷佐向康熙保举姚启圣接替自己出任福建总督,于是康熙批准了郎廷佐的建议,姚启圣出任福建总督。
也就是从姚启圣出任福建总督起,他才和收复台湾结下了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