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吴世璠退守昆明,急调夏国相、胡国柱、马宝等回师增援,吴世璠与郭壮图等驻守五华山与清军作最后一搏。围城相持九个月后,清军于次年(1681年)攻陷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三藩之乱至此平定。
吴三桂的失败其实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政治立场不定,他在反清的过程中,从忠于明朝对抗清朝,到最后自立为帝。这样反复无常让全天下人都看到了他自己最真实的嘴脸,也看出来这货在政治上真是没啥本事,其次就是战略的失误,他的军队表面看起来很强大,他选择进军江南而不是陕西,最后又让另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王辅臣结结实实的给坑了一把。最后就是经济上的困境,长期的战争损耗导致农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粮食短缺,而且战争就是一个吞金兽,他不得不加重赋税,导致了最后民生凋敝,还有最后尚之信和耿精忠两位藩王的倒戈,使得他的军队在经济上难以为继。反观清朝这边无论是康熙的才能,还是军事的因素包括政治的立场和外交的因素都是占上风的,所以他的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所以吴三桂是前半辈子为了清朝叛变了明朝,后半辈子又叛变了清朝,所以他的政治号召力和法统性基本没有,就连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
清廷通过平三藩稳固了自身的统治,除台湾郑经势力仍奉明为正朔之外,余皆一统于清朝版图之内。此役,清廷除了充分使用满洲旗兵外,也大量使用以汉人组成的绿营兵为主力来对应兵源与战力的不足。至此,清朝彻底废除藩镇制度、并废除参与作乱的察哈尔部,而由朝廷直接统辖,清廷的统治力大为增强。少年康熙皇帝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临危不乱、调度有方,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康熙大帝。康熙帝拒绝了群臣上尊号的请求,对清廷之前施政方面的一些不当、不足之处进行了自省,并整饬吏治、推行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社会矛盾和支持生产的政策。此外,康熙帝通过祭拜明陵、开博学鸿词科等方式对汉人士人进行拉拢。这样清廷的统治才日渐稳固。